關於我們

詠春翹楚 溫鑑良師傅

溫鑑良師傅於1945年出生於中國南面的廣東省寶安縣. 他於年少時就已經對中國武術有著濃厚的興趣並修習過不同種類的傳統功夫. 溫鑑良師傅於1959年從中國移居到香港, 並經由其兄長介紹而接觸到了詠春拳. 溫鑑良師傅的首位詠春老師是葉問的第一位徒弟梁相, 當另一位詠春宗師黃淳樑師傅於1962年開館授徒的當天溫鑑良師傅便隨即應募, 由於兩位師傅對詠春拳都充滿熱誠並有著獨特的見解, 兩人很快地就成為了心腹之交, 而黃淳樑師傅更是對溫鑑良師傅傾囊相授. 1969年溫鑑良師傅師成下山, 並開始了一直持續活躍至今的授拳生涯.

由於黃淳樑師傅同時亦於巨星李小龍從美國回港時負責指導其詠春拳術, 溫鑑良師傅因而有了與李小龍訓練及交流武術心得的機會. 兩位武術天才惺惺相惜而成為了朋友, 在李小龍於1973年不幸逝世的數個月前溫鑑良師傅甚至受李小龍邀請於幕前作演出. 而其後溫鑑良師傅亦數次於講述李小龍生平的紀錄片中接受訪問.

由於詠春拳為創始於數百年前的拳法, 其中的一些手法及技巧因被誤解等而變得過時. 溫鑑良師傅在其師傅的指導及支持下持續嘗試比較及改進他所習得的技法, 而為了進一步提升詠春拳的實用性,他亦曾於1979年前往中國首都北京跟隨數位氣功名師學習不同種類的氣功和詠春拳配合使用. 1988年,溫鑑良師傅成為其中一位少數獲得黃淳樑師傅頒發 “高級教練資格” 的弟子, 其後於1993年香港警隊亦因為他超卓的詠春拳術而聘請其擔任G4要人保護組的武術總指導一職. 溫鑑良師傅亦因此成為前港英政府聘請過的唯一一位功夫師傅.

有鑑於由溫鑑良師傅所發展的詠春拳術系統包含眾多經過改良的手法, 於1994年溫鑑良師傅在得到黃淳樑師傅首肯的情況下選擇了 “實用詠春拳” 作為他這個獨特的詠春拳術系統的正式名稱. 1997年黃淳樑師傅逝世後, 溫鑑良師傅開設了自己的拳館, 同時變為全職授拳的詠春師傅.他開設拳館的目的在於推廣已經被改良成為現代化的實用戰鬥技巧的實用詠春拳. 同時,實用詠春拳亦是一種能有效提升體能, 自我防衛能力及促進全面性健康發展的途徑.

為了繼續傳承和發展黃淳樑師傅傳授予他的詠春拳, 溫鑑良師傅鼓勵實用詠春拳的修習者以正面的態度及從現實的角度審視實用詠春拳. 最好的方法便是透過反覆的練習實用詠春拳的手法及技巧, 同時通過測試和比較來對這些手法及技巧予以肯定或是改進, 而對於過時的手法就理應對其予以修改或是廢棄. 亦因為這種正面的態度, 實用詠春拳才得以作為持續性的科學化分析的產物而不斷發展.

Important Notice:

Starting from 1 September 2022, prior written consent from the Director, Mr. Wan Kam Leung, Wan Kam Leung Practical Wing Chun Head Quarter is required if you intend to produce any products contain the trademark of Wan Kam Leung Practical Wing Chun.  Wan Kam Leung Practical Wing Chun Head Quarter reserves the right to bring any legal action against party acting in a manner considered as infringing these Terms.

重要通知:

由2022年9月1日開始,所有牽涉溫鑑良實用詠春拳之商標,及其相關產品,必須先獲得溫鑑良實用詠春拳國際總會總監溫鑑良先生的書面批准方可使用。對於所有侵權行為,本總會保留一切法律追究之權利。

重要通知:

由2022年9月1日开始,所有牵涉温鉴良实用咏春拳之商标,及其相关产品,必须先获得温鉴良实用咏春拳国际总会总监温鉴良先生的书面批准方可使用。对於所有侵权行为,本总会保留一切法律追究之权利。